【文化评谭】一位乡村教师的理想主义情怀(徐健)-凯时尊龙官网

【文化评谭】一位乡村教师的理想主义情怀(徐健)

2023-09-04 16:54:04 阅读量17572

一位乡村教师的理想主义情怀


——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话剧《桂梅老师》


徐  健


她是学生们心中的“最美乡村女教师”,是孩子们称赞的“最美的妈妈”,也是宣讲者眼中“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的“美丽的女人”,然而,她似乎更倾向于大家把她视为一个“疼了会喊疼,急了会骂人”的普通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云南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桂梅老师》(编剧王宝社,导演王宝社、常浩)通过对场景的再还原,追寻“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初心”与“来路”,揭示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英模题材戏剧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协调“先进事迹”与“形象塑造”的关系,也就是如何解决“英模人生”向“戏剧人生”的转变,进而在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现实中,编剧王宝社与张桂梅有多年交往,不仅了解桂梅老师,而且积攒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很好的情节骨架。但王宝社没有选择一条以现有材料的堆砌讲述英模故事的捷径,而是带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疑问走进桂梅老师,把人们对桂梅老师的困惑、不解带进剧作,从英模与普通人共通的一面写起,展现桂梅老师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过程。这种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英模、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英模的方式,构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



为了实现这样的创作诉求,剧作选择了桂梅老师人生中三个重要的时段,以回望“来时的路”的方式,构建起桂梅老师的人生之路、精神之路。第一个时段是华坪女子中学时期,贫困学生们求学改变命运的梦想促使桂梅老师作出了创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的决定;第二个时段是为创办免费女高而进行种种努力期间,她经历了“募捐”、被人冷遇、误解等一系列的坎坷与曲折,愈加体悟到要改变山区女孩们的命运,唯有教育和知识;第三个时段是华坪女子高中建成后,桂梅老师面临“守业”难题,“激流险滩”中是进还是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她坚定了勇往直前的决心。三个时段,关联着“寻路”这一贯穿全剧的戏剧动作,延展出桂梅老师从童年、青年再到当下的生命历程。它们伴随着桂梅老师与宣讲队的一次次“追问”“穿越”与“释疑”,完成了对桂梅老师的心理动机和信仰动力最朴素的“揭秘”。由“来时的路”回眸一个普通人非凡精彩的人生,让个人与时代发生深层次的关联,这是创作者为塑造桂梅老师的舞台形象而找到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

剧中,王宝社不避讳人物身份的复杂性,展现了桂梅老师多重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她是一名基层普通的中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其立身之本;她是儿童福利院168名孩子的“母亲”,把无私的爱播撒到了他们的成长上;她是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为了改变女孩子们的人生付出全部心血;她是党代表,参加党代会不忘家乡的孩子,时刻惦记着他们的冷暖;她也是一个享受过幸福、快乐、浪漫的妻子,一个与家人间有遗憾的妹妹;她更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这让她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总能秉持初心,“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复杂而多重的社会身份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足以让桂梅老师的精神闪耀而炫目。然而,在每一个身份背后,创作者却在努力去掉英模光环对真实人生的遮蔽,竭力写出人物性格、情感的脆弱与复杂。作为普通的女性,她想念自己的爱人、对自己的亲人有愧疚;作为“一校之长”,她脾气够大,不近人情,眼里揉不得沙子,以严苛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师生,成了师生眼中的“大魔头”;但更多时候,她是以坚韧不屈的心态对待挫折与困难,用她的爱与智慧为学生和孩子们架起一座通往未来的桥。在立体多面的性格开掘中书写英模的精神生成,成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二。


话剧《桂梅老师》没有在舞台上孤立地塑造英模,也没有将英模的成长与时代割裂开来,而是让“这一个”形象不断地与更多的人、更多的角色发生关系,赋予桂梅老师精神的成长、发展以坚实的社会土壤。舞台上无时无刻不在的宣讲队,既承担着讲述者、提问者、评述者的角色,也成为剧中不同社会角色、社会功能的化身。他们与贯穿全场的桂梅老师一起,既形象诠释了生命与爱相遇后所产生的无穷力量,也将一个人的“初心”与一群人的“爱心”,一个人的“舍我”与一群人的“成才”结合了起来。

“我叫张桂梅,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这是“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桂梅老师代表受表彰的同志发言时的开场白。作为千千万万人民教师中的一员,穿着一身深色素衣、两只手上贴满了膏药、没有一点校长架子的桂梅老师的确很普通,但她扎根山区教育40余年,创办面向贫困山区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的事迹,又让她显得那么伟岸。

舞台上,李红梅塑造的桂梅老师形神兼备,既演出了这个“普通人”的执拗、倔强与脆弱,也以丰富的细节再现了精彩人生之下的真诚、善良、美丽。此外,全剧采用极简的艺术风格和象征性的造型布景,主体造型的阶梯与桂梅老师和她的学生不断攀登的人生之路相互对应,办公桌上堆积的药瓶与她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紧密相连。透过这一方舞台,我们似乎理解了桂梅老师的纯粹与通透,也伴随着“让梦想飞越大山”的誓言,看到了一个“大写的人”不断寻求精神超越的理想主义情怀。

本文摘编自2022年9月7日《光明日报》


作者系《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网站地图